我会发着呆,然后忘记你

上周一,我在B站看了周杰伦在腾讯音乐娱乐盛典上的演出。说一句非常肉麻的话,他就用四首歌,带我回忆了整个青春。特别是在唱《轨迹》的时候,弹幕给我整破防了:

“我会发着呆,然后忘记你”

很遗憾,我擦肩而过了科比在北京和伦敦两次奥运表演,去美国的时候也没买到湖人的票,结果就永远的错过了。不过在几年前,我很幸运的抢到了周杰伦在伦敦演唱会的加场票,那也是我花的最值的几百镑。

在开始写公众号和做视频之后,我一直觉得周杰伦的奋斗历程特别像个UP主的成功过程。一开始把自己关在录音室里,一周写10首歌,也就是创作初期的疯狂输出。然后每年至少发一张专辑,保持中期的稳定输出。再到现在,佛系输出,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发一个专辑,甚至发一首新歌。但一旦有发布,仍然保持着顶流的热度,仍然能让像我这样的脑残粉一遍遍回忆青春。

如果让我回忆,某年某月做过什么事情,可能很久想不起来。但如果说《给我一首歌的时间》、《我不配》、《安静》、《轨迹》,我会很清晰的想起来,在晚上12点离开实验室空无一人的伦敦南肯辛顿街头,一边往回走,一边在不断单曲循环。

这应该就是传说中的青春。

说到青春,应该还有Westlife。前两天的朋友圈全都被他们刷屏了。我也听了他们的直播,竟然和十几年前唱的一样好。他们的歌主要承载的是我高中和大学的青春,比如《My Love》《You Raise Me Up》,还有很多相对小众的,比如《When You’re Looking Like That》《What Makes a Man》……虽然不像周杰伦的歌每首我都烂熟于心,但这几首歌到现在也能哼哼出来。

Westlife在国内应该是很早的“国民男团”,不过到了英国之后,好像英国人对西城的热度没那么高。相比之下,英国人的“国民男团”是Take That,他们在国内的热度没那么高,但其中的两个明星团员罗比威廉姆斯、Gary Barlow可能很多人就知道了。罗比威廉姆斯就不多说了,虽然他风头更大,但也因为私人生活更加备受争议。相比之下,Gary却是英国音乐界的标杆性人物,不仅由于他的才华横溢,也因为他良好的私德和慈善。在很多的欧美慈善项目里,都能看到他的身影。

说到私德,很难不说上周末最大的瓜。

王力宏的歌也一度是我单曲循环很久的,但我对他本人无感的原因,是因为他实在太“完美”了:有颜值、有才华、有学历、有家世、有钱,再到后来有了看似美满幸福的家庭,貌似没有他缺少的东西了。他平时又很低调,不像周杰伦那样经常晒个豪宅、晒个跑车、天天秀一下尬人的球技。

不过越是这样,爆出的“蕾神之锤”才越狠,人设塌的才越快。这让人不禁怀疑,现在这个时代,我们该相信什么,该拒绝什么?

在我看来,我们该相信自己的独立思考,拒绝跟风起哄带节奏。就像很多人以为网上人均985、人均年入百万,但拿这个标准来要求自己的时候,就会感到深深的挫败,然后就沦为了快速致富、一夜爆红等等骗局的韭菜。

这周看庞门正道的一篇文章《20岁买大G是一种怎样的体验》,就说透了很多道理。有67.65%的大学生,认为自己毕业10年内会年入百万,但从大数据统计的角度来看,又有多少人达到了这个“梦想”?再退一步,这个“梦想”本身是否有意义?

之前的周报曾经写过,我不建议应届生在选择工作时考虑太多薪酬。并不是我觉得金钱无用,而是不希望各位应届生朋友因小失大,太早就把自己绑定在某个位置,在没有太多人生经验的时候就定义了人生。

有观众朋友给我发私信,问我大学毕业改行晚不晚、25岁就开始考虑中年危机之类的,我太理解这些朋友的心情,特别是那种站在人生十字路口不知如何选择的感觉。我也拒掉很多某乎付费咨询,也大都是这样的问题。我的建议很简单,找到自己喜欢的事情,坚持做下去,年龄是最不重要的。当然,也许只有到了我这样马上要遭遇“中年危机”的时候,才会有这样的感悟。

这期的周报写成了胡诌八扯,不过第一期周报的时候就说过了,周报就是用freestyle的形式,说些freestyle的事情。本来有些想写的、偏芯片的内容,不过还是给这些青春回忆让路了,毕竟人生中不能只有专业,还要有生活。

2021年的最后两周,大家加油。

 

三句书摘

《20岁买大G是一种怎样的体验》

24岁,就应该好好钻研技术,提高效率,提高质量,好让你26岁的时候有机会进入一家要求更高,薪水更高的公司,我21岁实习参加工作,22岁毕业,26才进了一线的互联网公司。但是我从来都没有想过自己要进入什么公司,只想着怎么做更好的作品,研究更有意思的专业技能,享受提升和专研的快乐。

—— 来自公众号“庞门正道”

 

《机械键盘滚出职场》

这种上瘾性并不令人意外,或许正因生活中有太多事孤注一掷都没有答案,所以机械键盘的即时回馈感才让他们感受到踏实,声越大越能让人觉得一切付出终有回报,坚信一切都好,哪怕这是一个机械的回响,而已。

—— 来自公众号“那個NG”

《从倪光南的大溃败看我国技术发展之路 》

现在网上有种言论,认为只有“高研发投入”才是好的路径,其实不是,好路径应该是“可持续路径”,也就是一边研发一边卖……不过越是难越才要做,难的事才有价值,如果印度越南都能做的事那根本没啥意义,只是增加点就业 。

—— 来自公众号“九边”

7 Replies to “我会发着呆,然后忘记你”

  1. 老石,你好啊。我最近看你开始招人了,是准备像自媒体进军吗?如果是的话,可以考虑在西瓜和Acfun这些长视频网站投稿啊,增加影响力,(个人有些私货希望你来Acfun投稿,她也是个长视频弹幕网站)。最后祝:身体健康,节节高升。XD

  2. 我发现自己和老石共同点很多啊,同是理工男,俱爱怀旧,均为杰迷,都是帅哥……

发表回复

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